“而宋太祖赵匡胤坐拥后周强大的国力,欺负孤儿寡母黄袍加身后,选择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
“赵匡胤时辽国内政昏庸,连国君都被臣子所杀,国力衰弱,可谓天时。”
“但赵匡胤先去进攻了南方的小国,等平定南方,回头想要北伐的时候,辽国已经结束了混乱,国力蒸蒸日上。”
“等到赵匡胤死了,其继任者赵光义更是毫无军事才干,在高梁河之战被辽国打得丢盔弃甲。”
“而太祖他......跑题了,今天说的不是太祖朱元璋。”
原本朱元璋还打算听听后世之人是如何说自己收回燕云十六州的功绩的。
结果朱永明说了一半就不说了。
这给朱元璋气的。
有意让朱永明说下去,可更加想知道他口中的大明战神的事情。
于是只能冷哼了一声。
而朱元璋这声冷哼却让李善长心颤一下,他已经确定了,朱永明就是在作死。
夸夸上位能怎么?怎么说着说着就不说了。
“回归话题。”
“赵光义一举消灭了北汉,志得意满,准备一鼓作气收复燕云十六州。”
“本来宋军还是占一些优势的,但是在混战当中,赵光义屁股上中箭负了伤,坐着驴车从乱军当中逃了出来。”
“主帅都逃跑,宋军顿时乱了阵脚,一路丢盔卸甲,溃败下来,结束了第一次北伐之战,杨家将杨令公就死于此战。”
“赵光义处理内政的水平吊打赵匡胤,但打仗他实在不在行,无论是出兵时机,还是排兵布阵他根本就不行。”
“而当敌人箭弩来袭,他自己吓破了胆逃跑,导致全军溃败。”
“由于宋军惨败,宋朝人刚建立的强国信心被打碎了,他们得了“恐辽症”。”
“更可怕的是,赵光义眼见自己没有成为秦皇汉武的实力,于是开始守内虚外,最终导致了宋朝300年重文轻武的局面,也导致了宋朝300年的孱弱命运。”
“所以他被人评价为高梁河车神赵二。”
朱元璋闻言之后,已经非常清楚,能和这两位君王并列的大明君王一定是昏君。
而且在后世是有名的昏君。
此刻他的心情是复杂的,有想听,有不想听。
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后代会有昏君,还是影响数百年的昏君。
李善长其实是很想阻止朱永明说下的,可苦于没有合适的理由。
再加上朱元璋一直用眼神警告他,他也不敢。
“接下来这一位就是大明的战神,土木堡战神朱祁镇。”
“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位和第八任皇帝,他可是历史中当过两次的皇帝。”
“朱祁镇可是比孙权,赵光义更加的荒唐,无能,他的名气也要远超孙权,赵光义。”
“也是因为朱祁镇,让大明的勋贵走向了没落,让大明的文臣彻底的压制了皇权。”
“他是大明第一位荒唐君王,也让后世大明君王一个比一个荒唐。”
“什么大将军皇帝,炼丹皇帝,不上朝皇帝,木匠皇帝......”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寻景说屋》书号【1449】